今年以來,楓林鎮大力開展甌江紅“共享社·幸福里”建設,重建鑊爐、垟山頭等村社基層黨建陣地,依托黨建陣地,完善黨建驛站、紅色公園、麥浪公園、黨建綠道、共富食堂等10項功能,建成具有村莊特色黨群服務圈。聯動“甌江紅”鎮、村兩級黨群服務中心,聯合開展助力擴面核酸、粽情端午等活動20余次,服務對象達5000余人次,既關心特色群體的生活,又關注鄰里友愛的需要,讓發展的紅利惠及每個村民,讓黨建更有人情味和煙火味。
典型展播
一、鑊爐村
鑊爐村歷史悠久,以設爐鑄鑊而得名,戶籍人口1695人,黨員34人,2021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29.3萬,村內擁有鐵器鑄造,布袋龍舞兩項非遺,特產“沙崗粉干”曾作為獻于朝廷的貢品。今年以來村兩委緊抓發展機遇,全力打造“黨建示范、鄉村振興、共同富!比齻示范融合的未來鄉村新樣板。
一是持續強化黨建引領作用。團結村社干部、黨員、群眾、鄉賢能人、志愿者等多方力量,科學建立黨建微網格,形成基層治理主要抓手。調動網格力量,開展疫情防控大排查和全域環境大整治,轄區1000余常住人口全面排查,核酸檢測達3000余人次,清理房前屋后死角200余處,流轉土地124畝,租賃房屋91間,為陣地建設和項目招引奠定了資源基礎。
二是聚焦陣地建設,構筑“1510”服務圈。啟動紅色主題公園、紅色景觀漫步道、麥浪公園、研學基地、鄉味博物館、停車場等共享陣地建設,聚焦關愛“一老一少”“孕弱病殘”等特殊群體,組建“甌江紅”鑊爐村黨群志愿服務隊,通過開展“粽情端午”、“楓彩少年”等志愿服務活動,營造更具生活感、溫馨感、人文感的共享場景。
三是積極提升村黨組織的共富發展能力。從群眾的生活需求出發,關注串聯各共享陣地功能,依托麥浪公園、紅色民宿產業、紅色研學基地等項目,提供種植小麥、民宿服務、文旅產品等300余個就業機會,為村社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和動力,帶動村集體經濟增加100余萬元,帶動村民收入增加20%。
二、垟山頭村
楓林鎮垟山頭村位于楠溪江中游,與獅子巖景區隔江相望,現有人口1443人,446戶,黨員37人。2021年村集體經濟總收入69.32萬元。2021年,經過整村環境整治提升,人居環境、村莊風貌得到極大提升。預計于今年內完成3A級景區村創建,楓林垟山頭林相改造工作及生態停車場建設。
一是黨建引領奠定發展基礎。垟山頭搶抓“共享社·幸福里”創建的契機,團結村社干部、黨員、群眾、鄉賢能人、志愿者等多方力量,以村莊全域環境整治為抓手,從村干部家拆起,帶動全村拆違建,填埋露天坑180多個、拆除破舊小屋80多間,遷移影響通行的電線桿7根,村內舊路翻新改造1000多米,外立面打造3000多平米,整體綠化2000多平米,為實現垟山頭共富發展的環境和資源基礎。
二是提升陣地增強服務保障。從群眾切身相關的民生小事出發,確定垟山頭綠化工程、文化禮堂提升等6件關鍵小事,依托村社組織活動陣地,成立“甌江紅”垟山頭村黨群服務中心,打造一支10人志愿服務隊,開展助力擴面核酸、防疫宣傳等志愿服務5次,服務對象達300余人次。
三是畫好藍圖探索共富道路。鑒于村干部缺乏經驗,我們就帶領新同志和村民代表到西盧、黃岙、界坑等地考察學習,共同謀劃,描繪共富藍圖。針對發展缺少資金,我們就動員在外鄉賢、商會籌集資金,累計贊助近300萬資金,支持家鄉發展。截止目前,楠溪江綠道、無公害綠色蔬菜生產基地等4個項目已接近完工。下一階段,該村將利用好新發現一眼富含氟離子(僅次于俄羅斯庫里杜爾療養院熱礦水)的溫泉水,將其打造成為垟山頭旅居的拳頭產品,預計創造30個工作崗位,帶動村集體增收100萬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