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來,東城街道持續深化甌江紅“共享社·幸福里”創建行動,堅持多措并舉、多方合力、多點開花,重點打造示范型小區1個(龍浦小區)、農村2個(渭石村、嶂岙村),以及培育型社區1個(城東社區)。在具體工作中,街道堅持專班推進、軟硬結合,切實將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細。一是工作“專班化”,堅持蹲點推進。由街道副書記牽頭,組織委員、相關片長分別認領一個重點推進項目,街道城建辦、社會事務辦、婦聯、團工委等職能科室專人專項跟進,東城綜合執法中隊、衛生院等基層站所力量同步介入,各專班針對各項目制定專門方案、明確時間節點,確保創建行動高質高效完成。二是軟件“品牌化”,堅持特點打造。結合各小區、社區、農村現有陣地條件和本地特色,按照十大功能“黨群微家”要求,投入資金70余萬元,謀劃“溫馨龍浦·五有小區”、“百年義渡·紅色渭石”、“水運嶂岙”、“睦鄰城東”等四大主題品牌。三是硬件“共享化”,堅持重點聚焦。在陣地、功能室打造過程中注重便民性和實用性,最大程度發揮項目的共建共享作用,目前已修繕共享公園1處,建設兒童之家2處、戶外運動場所3處、共享書屋3處,共計打造陣地面積約3500㎡,已成為群眾日常休閑娛樂的好去處,個別場地(如渭石共享公園、嶂岙戶外籃球場)已形成輻射效應,吸引周圍村社群眾前來使用共享陣地。
典型展播
一、渭石村
渭石村位于永嘉縣城東側、楠溪江畔,轄區面積330公頃,戶籍人口600戶、2075人,黨員45人。自甌江紅“共享社·幸福里”創建行動開展以來,渭石村堅持黨建引領、原汁原味打造本村特色,在資源統籌共享上下功夫,在紅色為民服務上花心思,以“足鮮濃”三味真火喚醒家鄉幸福味道。
一是紅色服務“黨味濃”。融合辦公樓、文化禮堂、老年食堂、百姓舞臺等多個場地資源,修繕共享公園1處,建設兒童之家、共享書屋、戶外運動場所等共享空間4處,打造十大功能“黨群微家”,還制定陣地共用制度,落實專人管理服務、常態化開放便民,共享陣地已成為村民們日常休閑娛樂的好去處。依托村便民服務大廳,設置紅色跑腿服務崗,推行兩癌篩查預約登記、殘疾人補貼、臨時救助、醫療保險、退伍軍人信息登記等紅色代辦事項15項,打通為民服務“最后一米”。
二是資源整合“趣味鮮”。東城衛生院、文化站、婦聯、團工委、街道黨群服務中心、渭石小學等部門站所和群團組織經常性在村里開展各類活動,如針對“一老一小”的義診理發、健康講座、禁毒宣傳等,在傳統節假日開展鬧元宵、慶端午、重陽節等活動,今年以來已開展大大小小群眾性活動14場,參與村民800余人。
三是民生工程“實味足”。著力謀長遠、建精品,2021至2025年,村里計劃從環境綠化改造、農業設施提升、招引建設項目等三方面做好發展建設。目前已完成打造市級黨建示范點、村橋頭至辦公樓兩邊綠化帶美化工程改造1000米、建設標準農田灌溉三面光水渠1000余米、新建機耕路500余米等項目,為村級發展打造良好硬件條件。
二、嶂岙村
嶂岙村,轄區面積160公頃,戶籍人口257戶、906人,黨員18人,村民小組9個,村民代表43人。今年以來,嶂岙村持續深化甌江紅“共享社·幸福里”創建行動,升級共享陣地、強化村級治理、做實關鍵小事,為村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。
一是全面升級紅色共享陣地。圍繞共建共享理念,擴建升級村級綜合辦公樓,累計投入60余萬元,打造380㎡,集便民服務站、共享書屋、嶂岙講壇、百年造船文化展廳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黨群微家。定時開放空間,實現紅色陣地全民共享共用。
二是全面完善網格治理體系。結合“黨群連心·分組包戶”行動,將疫情防控、防汛防臺、環境整治、技能共享統籌納入網格建設,劃分黨員衛生包干責任區,積極開展全村環境衛生整治提升行動。組建各類興趣愛好小組和技能特長志愿者服務隊,圍繞“一老一少”開展各類活動,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。
三是全面推進關鍵小事落地。集中梳理解決一批群眾關心關切的“民生關鍵小事”,投入20余萬元對下嶂岙山邊200米道路綠化硬化、改造升級中嶂岙農排水路和機耕路120米,投入25萬元對上嶂岙自然村停車場進行硬化,村莊發展面貌換發新光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