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來,北城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甌江紅“共享社·幸福里”建設工作,成立了以副書記為組長的,組織委員、分管城建的副主任為副組長,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、駐村干部等為組員的工作專班,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。四個重點推進的點均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,制定了創建計劃,并依據任務變化及時進行了調整完善,有序推進了各項創建工作落實。創建過程中,四個點都形成了一定的工作特色,鵝浦景園作為一個老舊小區注重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,充分利用小區周邊的學校、醫院、治安聯勤站、銀行等單位的資源,著眼一老一小需求和居民急難愁盼問題,狠抓創建提升;城北社區突出黨建引領綜合治理工作特色,積極利用綜治監管指揮平臺、社區巡防隊伍、15支志愿者隊伍、54個微網格等,織密社區治理和服務網絡,為居民提供平安舒適的人居環境;雙灣村堅持以黨建引領美麗鄉村建設,籌措資金打造美麗庭院、流轉土地種植油菜花、修建黨群連心長廊、建設黨建廣場、整修污水管網等,美化村居環境,營造黨建引領氛圍;杭嶺村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,做大特色產業,推進共同富裕,統籌發展黃菱種植產業、舉辦黃菱節擴大產品銷路、修建防洪壩保護基本農田、建設飲用水工程等,增加村民收入,改善村民生活條件。
典型展播
一、城北社區
永嘉縣北城街道城北社區下轄9個小區,現有住戶2981戶、居民1萬余人。今年以來,城北社區大力推進甌江紅“共享社·幸福里”建設,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,以創新社會治理、延伸服務觸角為理念,通過抓隊伍、建平臺、強管理,進一步打造“管理更有序、環境更優美、治安更良好、居民更安樂”的幸福社區。
一、積極組建“三支隊伍”,集結基層力量,不斷夯實社區治理基礎。一是建強黨員干部隊伍。引導92名在冊黨員、73名在職黨員全部進社區報到,在小區服務崗值守、返鄉人員排查、沿街店鋪掃街行動、疫情政策宣傳等活動中,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釋放紅色效能。二是建全志愿者隊伍。組建文化、社團、平安、禁毒、醫療等15支志愿者服務隊,今年以來開展技能共享、紅色星期天、防災減災宣傳、全域環境整治等志愿服務和關愛老人義診、修理小家電、理發等便民服務活動累計70余場次,覆蓋5000余人。三是建好平安巡防隊伍。組建由黨員、社區干部、居民群眾等參加的“楠溪嘉園義警”——城北社區巡邏隊,堅持每天在大街小巷進行巡邏,定期開展消防安全、應對突發事件、疫情防控等應急演練,護航平安建設。
二、積極打造“三個平臺”,強化暖心服務,不斷健全社區治理體系。一是打造綜治監管平臺。用好聯接小區、道路攝像頭和公安網的社區綜合治理指揮中心,實時監控小區動態,實現智能監管全方位、多層次、全覆蓋。二是打造業績晾曬平臺。用好社區微信公眾號、智慧村社通、公開欄等公共平臺和渠道,公開晾曬干部履職、小微權力管理、負面清單等“三張清單”,主動接受群眾的監督和評議,暢通群眾訴求反饋的機制。三是打造便民服務平臺。用好便民服務陣地,提升為群眾辦事的效率,實現“一門式”辦理、“一站式”服務,無差錯、零差評目標。配套建設市級城市驛站、心理咨詢室、兒童之家、退役軍人服務站等服務場所,進一步拓寬和完善服務功能。
三、積極織牢“三張網格”,精準網格管理,不斷提升社區治理效能。一是織起網格“責任網”。將轄區劃分成5個大網格和54個微網格,配有5名專職網格員,每個微網格都配備1名微網格長、3-5名微網格助理員,織牢“三張網格”,精準管理提效能會服務和綜合治理工作。二是織好溝通“聯系網”。組建社區網格管理群和微網格聯系戶服務群,公布網格長、微網格長、微網格助理員的姓名、聯系電話、工作職責等基本信息,方便群眾聯系。截至目前,所有網格示意圖全部上墻,54個微網格服務群全部組建到位。 三是織密黨群“連心網”。在微網格的基礎上,深化“黨群連心·分組包戶”工作,將92名在冊黨員與2000多戶群眾進行分組掛鉤聯系,及時傳遞社區治理信息,收集群眾意見建議,幫助解決上門看病、心理疏導等生活困難小事,深受居民的好評。與城關中學、北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、永嘉農商銀行等單位建立黨建聯盟,相關單位下沉資源500多人次到社區開展疫情防控“小門”值守、整治環境衛生、慰問困難老人等活動。
二、鵝浦景園小區
鵝浦景園小區建于2013年,是典型的老小區,現有居民703戶,2450人,業委會共7人,其中黨員5人。甌江紅“共享社·幸福里”創建以來,鵝浦景園通過整合優勢資源、改造老舊設施、發動居民自治,著眼滿足一老一小需求和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,狠抓創建提升,不僅使老小區舊貌換新顏,更打造出“共建、共治、共享”的治理新態勢。
一、黨建引領,“一張網”打造共建新格局
以“1+3+X”模式織密黨建服務網:抓好“一名帶頭人”,鵝浦景園黨支部于2021年8月成立,業委會主任盛定海兼任黨支部書記。黨支部自成立以來嚴格落實三會一課、民情訪談、“書記領辦項目”等制度,規范小區黨支部運行機制;帶好“三支隊伍”,指導強化物業人員管理和培訓,全面優化小區黨支部、業委會隊伍建設,發揮好小區黨支部、業委會、物業作用;動員好“X個志愿聯盟”,小區黨支部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、農商行營業部、城關中學等7家單位組建黨建聯盟,實現資源共享、活動共辦、小區共建。
二、居民自治,“關鍵小事”打通共治新路徑
以“開門納諫”、“關鍵小事”等民生實事征集活動為切入點,關心關注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!伴_門納諫”收集民意,為確保創建工作精準有效,小區黨支部、業委會通過“開門納諫”活動、設置“居民信箱”等形式征集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困難問題,梳理民生實事進行領辦和公示。聚焦解決“關鍵小事”,積極對接快遞公司,在閑置空地安裝“無接觸”快遞柜3個,可放置快遞300余件,方便居民接收快遞物品;新開小區西側門,方便居民出行,并共享門外35個停車位,緩解小區停車難問題;建造電動車停車雨棚3處,可容納77電動車,安裝地下室電動車充電樁60插口,解決電動車停車難、充電難的問題。
三、資源整合,“一眾人”構建共享新家園
鵝浦景園聚焦一老一小需求,依托優勢地理位置,整合小區周邊資源,打造常態化志愿服務體系。資金保障建強陣地,街道先后投入30多萬元,打造300㎡室內和戶外活動場地,建成集圖書閱覽、健康診療、就業致富、黨員活動等功能于一體的“黨群微家”。關注“一老”生活難題,小區黨支部聯合永嘉農商行營業部黨支部、民生銀行對小區殘疾人家庭、困難老人等進行慰問;聯合社區衛生院為小區老人義診、免費體檢。關愛“一小”課余生活,小區黨支部聯合城關中學、城北小學塑膠化改造兒童樂園地面,充實圖書閱覽室兒童讀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