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來,黃田街道積極推進甌江紅“共享社?幸福里”的建設,把千石社區、東聯村、埭下村、千石大廈等小區、村(社區)作為重點,對照“1510”陣地建設標準,著力推進“共享社?幸福里”陣地打造、聚焦資源共享、聚焦活動共辦,聚焦未來場景建設,探索幸福智治道路。
典型展播:千石社區
千石社區位于黃田街道東南部,楠溪江北岸,距街道辦事處駐地西南1.1千米,居委會駐地千石,由千石、大浦垟、茅前東岸3個自然村組成,全村有1298戶,4550人,常住人口8987人,黨員108人、轄區內有2個小區。
千石社區積極創建甌江紅“共享家園?幸福里”,聚焦未來場景建設著力打造“未來智治”示范社區,依托機制創新、陣地建設以及資源共享,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層黨建新格局。
一、實行社區聯合黨委制,機制創新推進未來智治;谇鐓^下屬的六個黨支部,以及千石社區轄區兩新黨組織、駐轄基層站所、學校、千石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單位,建立健全“聯合大黨委”工作機制。深化“黨建+微網格”,抓深做實包網入格,千石社區共劃分為18個微網格,每個微網格配備一名微網格長以及兩名微網格員,構建“街道—社區網格—微網格-戶”四級網絡架構體系。安排入黨積極分子、預備黨員入格,基層站所、聯系單位的黨員按業務相關入格,引導黨員、村民代表志愿入格,充分利用四級微信群,即微網格聯戶群、微網格管理群、網格管理群、街道聯絡群,實現“層層傳遞”溝通模式。
二、推進共享陣地建設,構建平臺整合社區資源。圍繞“未來場景”所需的多重資源,改造提升千石社區黨群服務中心,利用辦公樓閑置場地,緊緊圍繞甌江紅“共享社·幸福里”陣地建設標準和“未來社區”九大場景,打造各類共享場所和功能室,整合社區資源共建服務平臺。比如千石社區陣地內設溫州首家省級未來社區健康場景“5G云診室”,通過引進專業的醫護團隊作為社區健康服務的底層支撐,配備24小時自助微診室與智慧藥房。
三、開展豐富文娛活動,推進未來鄰里資源共享。
為突出社區形態的城市鄰里公共空間建設,因地制宜挖掘本土文化,千石社區聚焦“未來鄰里”場景,以南宋抗金英雄王允初事跡和村民喜聞樂見活動為載體,發揮黨員志愿者力量,多形式開展老年健康講座、少兒第二課堂、藝術培訓課堂、運動休閑課堂等公益性活動。大力推動居民文娛共樂,積極開展多種社區活動,并倡導節慶文化,鼓勵在節假日開展豐文娛活動,積極推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,不斷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,讓社區成為“身有所棲”的文化場、“共建共享”的活動館,讓居民在活動中密切情感紐帶,不斷推動鄰里資源共享,努力將社區打造成“熟人社會”。
千石社區通過甌江紅“共享社?幸福里”建設,向居民提供多角度、全方位的服務,豐富轄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增加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,真正做到“一切以居民為中心”,提升了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形成牢牢凝聚黨群關系的同心圓。